close
九月九日,日本宮內廳公開編撰廿四年,長達一萬二千頁的《昭和天皇實錄》。昭和天皇強調「二戰開戰,非我之意」,「為了沒能阻止開戰,直到戰後都持續苦惱。」

雖然,昭和天皇在各式場合與紀錄中,持續主張自己反對戰爭,只是「那一場」戰爭確實打了,而且打完了。昭和的祖父明治天皇也一樣,一貫反對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但是,那兩youtube行銷案例場戰爭也都打了,甚至,日本都打贏了。

或許,我們永遠沒辦法理解,戰爭這種最高階國家意志的實踐,在日本卻一直搞不清楚由誰或由那個組織發動。而且,事後大部分人都反對,甚至還在天皇的反對下遂行。所以,政治外交史家伊藤之雄明言,「連近代日本天皇中被認為最具權力的明治天皇也沒有真正的權力,頂多只具有協調的能力罷了」。這也是曾擔任日本文化廳長官的心理學家河合隼雄,所強調的日本權力的「中空構造」。

法國思想家布希亞在《美國》一書中說:「美國沒有認同問題。將來權力將屬於那些沒有起源、沒有真實性,但卻知道如何充分利用這種狀況的人。看看日本吧,就某種程度而言,它已經比美國更擅長此道,日本正用一種對我們似乎難以理解的弔詭,設法將領土與封建主義的權力改變成去除領域狀態和失重狀態的權力。」

布希亞點出日本人和美國人一樣沒有認同問題,同時擅長「跳脫」歷史。

對日本稍具認識的讀者都知道,日本人無時無刻專注於閱讀「空間的氣氛」。日本人進入某個「場所」(組織)之後,首先探尋的一定是這個特定「場所」的「空氣」。

作家山本七平甚至認為,「空氣」就是沒經典無教義的「日本教」的基本教義。無所不在的同調壓力使得日本社會的生產性極具效率,不需上級的監督與指揮,下級組織也能「自行運轉」完成任務。但是,他在《「空氣」的研究》一書中,根據他在軍中的實際體驗,點明在「不那樣做不行」或「所有的人都會那樣做」的「空氣」驅策下,下級組織的「自行運轉」,上級往往只能追認卻無從制止。

一九三一年,石原莞爾僅以一名關東軍參謀之姿,獨自擴大戰端,挑起九一八事變,即是「空氣」支配的名例。也正是日本權力中樞不存在或「無責任」構造的終極表現。

事情「自動地」做了,成功的話,不太說明是誰的功勞。同樣的,失敗的話,因為事情是「自動」發生的,所以沒有任何人「必須」負責。毫無疑問,自動、自發、自制是日本人的強網路創業 心得項,同時也是日本型組織的致命弱點。

社群行銷 | Mr. PM – 產品企劃、產品經理、行銷與Mobile APP

3B0A592347179FCA
arrow
arrow

    Eratm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